氣候宜人景色秀,深秋時節好出游。昨日,由本報推出的渝、湘、桂、黔四地雙動車5天游江門日報讀者團第二團300人圓滿結束此次旅行。美好記憶,留在心間。一路走來,精彩的旅程、豐富多彩的景點,受到眾多參團讀者朋友的點贊和好評。此次行程,除旅行社專業導游隨行外,本報還安排了2名工作人員及2名記者一同前往,為團友提供周到服務,并記錄下旅行中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這是一次游覽壯美河山之旅,大山、溶洞等自然奇觀給團友們留下深刻印象。在重慶酉陽,團友們走進3.5公里長的太古洞,無不為洞里的天然造型而贊嘆。隨后,他們來到“桃花源”景區,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了更形象的認識。在酉陽龔灘古鎮,團友們坐上游船,欣賞山青水秀的烏江畫廊,十分愜意,而位于重慶涪陵區的武陵山大裂谷是江門日報讀者團第二團更換的一個景點。這里有地球上最古老的“傷痕”——劇烈的地殼運動導致的絕壁裂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團友們為之震撼。
這也是一次感受風土人情之旅,所到之處,多為土家族或苗族文化濃郁的地方。在廣西三江,團友們觀賞到雄偉的鼓樓和風雨橋,并在風雨橋上走過;到湖南鳳凰古城時,已是夜晚,雖然下著小雨,但團友們逛古城的興致依然不減,雨夜走街串巷,漿聲燈影之中,也別有一番情致;在重慶彭水,團友們來到九黎城,參觀苗族歷史文化展覽,有的還現場學跳竹竿舞;在重慶黔江區濯水古鎮,團友們走過一座據說是世界上最長的風雨橋,在花海中感受田園風光,并且在古鎮上品嘗到了當地的特色土家菜,過了一回古鎮生活。
這還是一次歡樂之旅。雖然團友中有不少老年人,但他們精神飽滿,沒有掉隊。在金佛山腳下的篝火晚會上,大家載歌載舞,十分歡樂。在行程中,為活躍氣氛,本報工作人員、記者在車上帶頭唱歌,為團友們助興,工作人員專業的歌聲贏得大家熱烈的掌聲,而記者唱的一首《流杯池》,也讓大家感到快樂。團友們紛紛表示,此次旅行線路安排很好,既能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還能了解少數民族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很難忘,沒來錯。部分團友還表示,以后本報組織的讀者團活動,他們還會參加,并且會發動更多親友參加。
(文/呂勝根 林哲 圖/林哲 李鴻亮) |